在 2011 年,黃金一度衝上將近一千九百塊的高價,之後隨著經濟狀況趨於穩定,熱錢追著風險資產跑,黃金一路跌到一千兩百元,然後盤整了好多年。然而今年因為貿易戰、經濟數據趨於平緩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熱錢退出一部分轉往安全資產,也就造就了黃金重新站上一千四。
對於黃金,簡單也曾寫過一些關於購買黃金的參考文章,如
如今這篇算是簡單對於黃金的第三部曲:從黃金存摺提領實體黃金。但,為什麼要提領實體黃金呢?通常有幾個層面,第一是剛好有送禮需求,雖然黃金存摺是可以像一般存款存摺一樣進行轉帳,但是這需要對方也要剛好有黃金存摺才行!並且用轉帳跟實際把黃澄澄的實體黃金交到對方手上畢竟感覺差很多!第二種層面是安全感,黃金存摺畢竟只是個數字,存款還有國家保障每個戶頭三百萬,但是黃金存摺並不在其中!並且有人統計過全世界的紙上黃金的數字其實遠大於實體黃金,也就是說當大家要把紙上黃金都換成實體黃金時,實體黃金其實是不夠換的!再者有人對於黃金的期待是萬一有大事爆發(戰爭、惡性通澎),手裡的黃金才是有用的,帳戶裡的數字一點用都沒有!基於以上幾種理由,或許就有人有這個需求把黃金提領出來(直接買黃金實體跟利用黃金存摺先存再領的理由請參考 聰明消費之購買實體黃金 )。當然一體兩面的是,實體黃金的保管也是個課題,放在家裡怕危險;放在銀行的保險箱碰到戰事一樣拿不出來!
現在國內開辦黃金存摺業務的銀行至少 19 家,而每家對於提領的條件還是多少有點不同。相關重點大致為:
- 可以兌換的實體黃金大小,絕大部分為 100 克、250 克、500 克、一公斤,少數銀行可以提供一盎司等,只有少數銀行,如台銀有夠多的選項提供更多大小。
- 跟存款不一樣的是,實體黃金領出來後,不能夠再存回黃金存摺。甚至大部分的銀行也不接受黃金回售,所以到時只能找銀樓、當舖或貴金屬交易商才能換成現金。(台灣銀行對於幻彩條塊與金鑽條塊,在有水單的狀況下可接受回售)
- 所有的銀行在提領時都要補牌價價差,但有些銀行還有付一筆現貨運輸費。但個人認為這個其實很不妥!為什麼呢?因為對大部分的銀行來說,總部都在北部,也就是說你在台北領可能一毛運輸費都不用付;但是你在屏東領要付好幾千塊,這有地域歧視的問題!
- 另外有一點共同的是要轉換實體黃金時,都要提前通知銀行準備。有些銀行有要求需要去開戶行才能提領,有些則是申請通戶後可以在開戶行以外的分行領。
這裡是收集整理各家銀行對於黃金存摺提領實體黃金的條件與服務,僅供參考,詳情可點閱連結取得更詳細資訊:
最後,簡單也實際跑了一趟台銀進行了一次刷成就:申請實體黃金存摺、申辦通戶(以便從非開戶行領取實體金品)、實際換領一英兩黃金條塊。
由於簡單當初的黃金存摺是網路直接申請,所以並沒有實體存摺,第一步就是先花一百元申辦,然後順便辦理通戶。由於這項業務實在太罕見,服務的櫃員也是第一次遇到,過程裡還向總行與原開戶行確認身分與流程等等,辦到好,接近一個小時!

存摺的紀錄方式跟一般存款存摺差不多,只是看著這個記錄,簡單其實不太明白為何非要申請實體存摺才能領?直接填一個申請單不是應該也很方便?

由於這是簡單第一個一英兩條塊,所以放個十元硬幣讓對於黃金大小有個概念。( 簡單理財之黃金條塊大小尺寸(Gold Bar Size) ,文章裡有詳述重量相對應的大小,但畢竟每個人對於在沒有量尺的狀況下,到底一公分是多大不見得有概念!)

關於台銀,有一點可加以說明的是:按照台銀網頁上的說明,即便辦理通戶,可提領的銀行也僅限 12 家大分行,但簡單在申辦流程裡跟台銀行員確認的實際狀況是:辦理通戶後可以在任一分行提領,網頁之所以限定 12 家分行是因為這幾家分行的備貨夠充足,一般分行如果沒有先預定,可能會有領不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