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以來的風雨飄搖,可以用狄更斯的名言來一語貫之:這是個最壞的時代、、、、、、。咦?這應該是兩句話,怎麼只有下句,沒有上句?莫非我在暗示這也是個最好的時代?
看著全球股市的下跌,有人擔心會不會是金融海嘯重捲而來,把這個好不容易回春的景氣再次消滅殆盡。
但,我想說的是:景氣,從來沒有回春!
總經有很多指標要看,但我自己從頭到尾只看一個,那就是美國的失業率!是的,從金融海嘯以後,美國的失業率就幾乎沒降過,一直維持在九趴左右,即便股市受惠於量化寬鬆政策而上漲,失業率也沒什麼在降!這是個基本的問題:失業的人多,購買力就下降,需求減少,公司就不需要請那麼多工人,失業率就更高!所以景氣其實一直沒有好轉。
美國原本實施量化寬鬆的表面意義是:讓企業可以低成本取得資金,企業就可以進行擴廠,接著就會創造就業機會,大家有工作、有收入,就可以去消費,消費力的提升增加物品的需求,工廠就需要更多工人來生產、服務來滿足需求,進一步的降低失業率,形成正面循環!
但事與願違,大眾並沒有拿低成本借來的資金進行擴廠,反而拿來炒股票、炒能源、炒貴金屬、炒農產品,為什麼不投資擴廠,反而炒東西?因為投資擴廠賺錢太慢;炒東西賺錢快多了!所以沒有笨蛋會想要擴廠,這也是為什麼表面上什麼都在漲的擴充景象有點像是景氣回春的欣欣向榮,但失業率卻不曾掉下來過!
『美國這個笨蛋,居然推行了一個沒有幫助景氣,反而造成通貨膨脹難題的政策!』
哦!不!美國從來就不是笨蛋,他難道不知道QE2沒辦法幫助景氣,只會造成通貨膨脹嗎?美國比誰都清楚QE2資金洪流所帶來的問題!所以他更是一定會這樣做!如上面所言,量化寬鬆要解決景氣衰退只是表面意義,但那並不是美國的本意。各位可以看到QE2的資金傷害誰最多嗎?我個人的看法是金磚四國。因為大家一定會把低成本借到的錢拿去成長最多的地方套利,哪裡是成長最多的地方?金磚四國!現在金磚四國被通貨膨脹修理的一團亂,泡泡越吹越大,要讓它破也不是;但不讓它破以後更難收拾。
這樣對美國有什麼好處?金磚四國的崛起讓美國的帝位備受威脅,美國還可以用軍事手段修理一些小國家,但像金磚四國這種大國美國也惹不起,所以美國來一招『大水沖垮龍王廟』的戲碼來讓這些大國蠟燭兩頭燒!
很多時候事情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美國這樣做並無法讓自己變得比較好,但如果可以讓其他人變得比較糟,那至少表面上自己看起來就沒有那麼糟。
會不會有QE3?看報紙寫國內有位財經首長提到要救市,就要實施QE3,但量化寬鬆實際上是麻醉劑,不是治療的藥方!QE3無法解決歐美的景氣問題,只是更快的擊垮金磚四國,那對誰都沒有好處!
說了這麼多,那關我們市井小民什麼事?說點大家除了買菜之外有用的吧!個人的小建議是:現在的局勢請以保留現金為主,股市會不會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景氣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是好不起來的!一個小小意見讓大家參考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