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更新:台灣央行決議不調整利率。半碼總裁總是不讓人失望!
“聯準會大幅降息的舉動,如果不是要搞政治,那就是美國經濟非常糟糕” — by 川普
首先,包爾是不是跟我們的半碼總裁一樣,是個為政治服務比為國家人民重要的人?他雖然沒有我們半碼總裁那麼一心一意以政治為重,但他的確是有把政治放進考量的人,事實上,最初該升息卻未升息時,他也是為了自己的官位,故意延後升息來討好政客,他最後得到他想得的,但是通膨卻近乎失控,只能靠快速的大幅升息來平息,如果他早一點開始升息,後來就不用花這麼大的力氣來弭平。
簡單說過,聯準會最重要的是控制期待,而不是控制利率,利率要發生效果有其延遲性,但是期待會在消息一公布就發生效果。這次簡單跟朋友聊天時,簡單認為只會降一碼,因為如果降兩碼會有宣示性效果:美國經濟狀況很不好!你本來降息是為了經濟,結果你降兩碼把大家嚇壞了,開始做出降低消費、雨天收傘等行為,這會循環到整個經濟活動停滯,導致經濟更不好,所以降兩碼是不利的,除非有很多公司、個人可能因為借貸的利率太高已經活不下去了,否則沒有必要一次降兩碼。但聯準會還是降了兩碼,這就回到川普說的:如果不是要搞政治,那就是美國經濟非常糟糕。
對了,半碼總裁之前該升息不升息,現在英國、歐洲、美國,甚至中國都在降息了,你就失去了升息的外在條件,現在你只能在維持利率與降息間選擇,台灣的股市、房市還在高燒不退,你接下來怎麼辦?
先猜一下:今天下午的決策是:維持利率不變。
2024/09/19
總感覺現在的聯準會一直被市場逼著要降息,聯準會就在這種不想被帶著走,又不想一直讓市場失望的情況下僵持著,根據目前媒體對於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說法普遍性的認為,九月中會是第一次降息。但簡單個人的看法仍是今年不應該降息,真要降,也應該是十一月一次,也是今年的唯一一次。但聯準會現在面臨的壓力會是:市場從一開始認為今年應該要降三次,而且應該是第二季,最晚第三季一開始就要降,但現在都已經第三季了,卻都還沒開始,市場怕的不是降息、升息,怕的是不確定性,而讓市場一再的猜錯就會讓不確定性提高,我想這也是聯準會要面對的困難。
不像咱們家的半碼總裁,只要面對一個指標:確保房市與股市的紅火就可以。
2024/08/01
半碼總裁總是不會讓炒房、炒股客失望,這次沒有利率調整。說真的,就算沒有任何理由也應該要升息,因為現實就是股市、房市火熱時,升息對於市場的影響較小,你把利率拉到一個高度,將來遇到需要降息的時候,你就有那個空間在那裏可以運用。你現在甚麼都不做,將來需要降息時,空間就小很多,這種道理半碼兄一定知道,但他寧願跟政客一樣:只要爆掉的時間不在我任內,那就不關我的事。
在降息前景下,很多炒家企盼的降息仍然沒有來,少數經濟學家認為應該要再升息也沒有來,是的,現在的聯準會就在這種經濟基本面需要降息,但股市、房市又因金錢氾濫需要升息抑制的狀況下,只能停住不動,看看是股市消熱還是基本面回穩。很多機構預期九月會是第一次,也是今年唯一一次降息,但簡單認為今年最有可能的是:不降息,不升息,就一直停在這個利率直到有一方認輸為止。
至於下午的半碼總裁會如何宣告呢?上次半碼總裁意外的升息可是打腫了簡單的臉了,那,再來預測一次:台灣央行這次不動,但九月會因實在撐不住而升息。畢竟台灣繼續放任炒房、炒股下去,終究要付出代價的。
2024/6/13
FOMC五月決議不調整,這個決議跟市場預期是一致的,所以引起的討論度極小,大家關切的是:通膨僵固了,那今年還有沒有機會降息?本來去年底到今年初,大家都預期今年會降息三碼,甚至鮑威爾的幾次說法也貼近這個預測,然而現在大家的預期已經減少為今年最多只降息一次,而且有不少的機率是今年根本不會降。而簡單的預期是今年底,應該是11月會降一次,今年也就這麼一次,畢竟通膨下不來,要是萬一又上去,螺旋式上升的通膨可能最終會把利率升到 9%,那就真的太恐怖了,所以聯準會應該寧願經濟著陸,也不願意看到這個狀況。
2024/5/2
MC如市場預料的沒有做調整,目前普遍認為要到六月才會開始降息,以點陣圖預判,今年應該是降息三碼,不過如果通膨降速不如預期,也許停降的速度還可能更慢。而台灣央行呢?下個月開始漲電價,所以一般預期四月之後會萬物齊漲,如果央行還能發揮獨立運作精神的話,應該要提前升息半碼至一碼,作為預防性升息,但大家也知道,楊半碼總裁捍衛炒房的決心異於常人,他無法接受炒房不能賺大錢這種事,所以簡單預測台灣仍是不調整。
2024/3/21
2024的第一場FOMC會議決議利率不調整,跟預期一致,且聯準會的聲明裡也講明了將來就是會降息,只是時間點不確認,需要更多的數據佐證。在此簡單仍然認為第二季才會開始降息,也就是五月。
2024/2/1
目前市場上普遍認為,今年美國聯準會一定會降息,原因是通膨已經顯著下降,而且高利率對於市場的影響逐漸顯現,美國財政部對於目前的高利率也非常的頭痛,因為發債的成本極高,所以可以想見的是降息在今年應該是一個一定會發生,但幅度與時間都仍然不太確定。打通膨最忌諱的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如果今年太早開始降息,會不會讓已經降落到3%的通膨就不降了,甚至反向開始爬升,如果事情變成這樣,整體的決策就會變得異常艱困,如果變成螺旋式的通膨上漲,那過去近兩年的努力將會功虧一簣,並且未來升息壓垮經濟,降息助燃通膨,就是個死結。所以簡單預判最快也會到第二季後才會開始降息。而台灣呢?因為這一輪升息周期台灣升幅很有限,所以理論上降息的空間與必要性也很有限,但畢竟台灣央行是為政治服務的,沒有比股市與房市的欣欣向榮更重要的事,所以只要美國開始降息,央行就會藉口也跟著開始降息。
不過這樣的預測跟現在的總統民調一樣,只有等開獎時,才知道誰對誰錯了。
2024/1/2
晚間更新:台灣央行如同預期的保持利率不變。
Fed 宣布這次不升息。
雖然聯準會依舊在聲明裡保持未來視數據仍有升息的可能,但普遍上來看,應該已經不會再升息了,而且明年的第一季末或第二季初就會開始降息。簡單個人認為就算是降息,也會視緩降,因為通膨不死,讓他復燃的話,情況會比救市更麻煩。至於台灣呢?半碼總裁已經變成無碼總裁了,預期台灣不會調整。
2023/12/14
Fed 宣布這次不升息。
原本的預期是九月沒升息,等待十一月再升,結果一個以哈戰爭發生,讓風險升高,可能性的抑制經濟的熱度,聯準會在這裡保持觀望看來也是個合理的決定。
2023/11/02
晚間更新:楊半碼總裁跟預期的一致,維持利率不變。沒有給市場出現意料之外的決定算是件好事吧。
雖然消費者物價指數跟預期一樣,因為高基期因素消退,所以CPI從七月開始就降不下來,加上油價重新站上90美元,可以想見下半年應該都不會有機會下降,這也增加了聯準會還會繼續升息的可能性,這次的不加息幾乎就反映了十一月一定會加息。那台灣的央行呢?估計還是不會調整,但央行堅持不升息其實有一個很高的風險,亦即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又發生系統性風險,需要降息救經濟,美國有5%的空間可以降,台灣呢?沒有甚麼空間了,到時該怎麼辦?請大家自求多福了!央行為獨立機構,實在不應該一直為政治服務。
2023/09/21
一切按照劇本走,升息0.25%,市場不怕升息,怕的是不確定性。之前國內銀行的美元優惠存款利率已經拉升到4.7~4.8左右,不知是否有機會可以超過5%,目前國內的六個月期定期存款大概是1.3左右,這樣算下來利差可以達到3.7%,以目前的匯率來說,這相當要台幣從31.2直接升到30,短期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所以如果有美元需求的朋友或許可以考慮轉換一些資金到美元定存。
2023/07/27
晚間更新:楊半碼總裁沒有給出意外的行動,維持利率不變。房貸族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聯準會在之前一個月就已經成功的與市場溝通六月份將會暫停升息,前天公布的五月 CPI 只有 4%,更強化了不升息的決策正當性,所以連續升息了一年半之後,美國已經暫歇,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已經結束了緊縮週期,過去的澳洲與加拿大都在暫停升息後又在升息了一次,所以市場目前的看法也是七月份仍會升息,且讓我們拭目以待。楊半碼總裁上次可真的是嚇壞市場的升息了半碼,但是台灣的 CPI 也走降,市場預料今天總裁應該不會在嚇市場一次。
2023/06/15
雖然美國銀行業一直出現狀況不好的消息,但是都局限在個別的銀行個體沒有蔓延成系統性的風險,由於CPI最高是去年六月,也就是說高基期造成的CPI增幅降低的因素將不復存在,真正的通膨挑戰其實下半年才會開始。所以現在升息個一碼算是合理的壓抑措施。
2023/05/04
我想台灣大概不會有超過 5% 的人相信半碼總裁會升息,但他真的升了!因為簡單預測錯誤,在此向各位觀眾與半碼總裁道歉。對了,雖然升息出乎意料,但半碼倒是維持一貫風格。
2023/03/24
在金融風險與物價指數之間,FED 妥協的選擇了升息一碼。下午的台灣央行會採取什麼對應呢?我猜:百分百不調整。
2023/03/23
FED一如預期的升息一碼(0.25%),並且聲明還會升息數次,另一個消息是台幣再次回到30以下,利差完全擋不住美元的弱勢,這樣看來這階段楊半碼總裁的預測是對的。
2023/02/02
送走了2022,不知各位朋友去年過的好嗎?今年如無意外,經濟狀況應該不會太好,通澎雖然暫歇,但基本上是基期墊高的因素造成的數據現象,實際上大家的剝奪感恐怕還是不低。也因此,簡單估計到了年末,應該就會開始緩慢降息,拉抬經濟不要陷入蕭條。台灣對於升降息一向跟著美國跑,但由於台灣景氣燈號現在已經進入衰退的藍燈,而今年下半年又進入總統大選的衝刺期,所以為了讓股市與房市看起來蒸蒸日上,簡單推測有可能會比美國更早進入降息循環。
當然楊半碼總裁有沒有可能出人意料的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呢?其實也不無可能,有在看央行記者會的人就知道,如果事先不跟你說是升息,你單憑楊半碼總裁的說明還會以為這是個降息記者會,因為內容列舉了升息是多麼沒有必要的一件事,因為利差對於匯率跟輸入性通澎影響很小,而且升息還會傷害國內投資與人民的房貸壓力,既然這樣,你的意思應該是要降息吧!?不,結論是升息。你完全無法理解為何央行的解釋跟央行的結論兜不起來,所以如果楊總裁三月就開始降息,說實話,這也不令人意外。
2023/01/03
更新:台灣央行宣布升息半碼,0.125%
美國聯準會在今年最後一次會議如外界所料,升息 2 碼(0.50%),雖然時間還沒到,但簡單已經可以先寫下:台灣央行升息半碼(0.125%)的結論。當然,符合市場預期的政策其實沒有甚麼好解釋的。
說說幾個觀點:
台幣在十一月大升值,在台美利差只會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當然,按照市場普遍的說法是:美債有流動性危機(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說的),所以對於美國來說,如果單純的高利率無法吸引投資人買美債,那讓美元貶值就可以增加美債的吸引力,也就是當美債流動性動起來後,美元就沒有保持低檔的理由。
主計總處(就是那個部門主管主計長認為一碗蚵仔麵線只要20元的那個部門)發布1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 2.35%,所以楊半碼總裁認為台灣沒有升息抑制通膨的需要。以數據來看,好像你也不能說他錯,但為何主計處的數據跟台灣人民的感受差這麼多?因為人民最有感的外食費用來看,只佔權重9.58%,以台灣的薪資中位數55000元來說,外食的費用不到5500元,平均一天183元,並且你以為這183元是指早、中、晚餐而以,那就錯了,你喝的手搖飲、便利商店的咖啡、天氣熱吃的冰品、嘴饞時吃的鹹酥雞都算在內。如果你跟簡單一樣是個以外食為主的人,你就會知道為何你的痛苦指數很高,但數據上卻顯示不出來這個問題。也就是你的外食費用一個月算一萬塊,占了18%的收入,但對主計處來說,只要外食費用超過9.58%,而導致你個人生活壓力大,那是你個人的問題。因為只要你的外食費用控制在 5500 元,你就不會覺得外食費用漲很多了,這樣的解釋其實是反的,應該是人民的開銷占比要反映在政府的統計,但現在政府的態度是請人民把開銷控制在政府的統計占比上,這真的太奇怪了。對了,萬一你的薪水只有30000呢?請不要忘記控制每個月的外食費用在3000元內,否則不要報怨外食漲很多。
台電在今年 1-10月已經賠掉1886億;中油同樣的 1-10月賠掉了1483億,兩家公司加起來賠掉 3369 億,所以全年預估應該 4000 億差不多,今年的國家總預算是多少呢?是2兆2515億。光這兩家公司賠掉的錢佔國家預算超過六分之一。然後政府告訴我們台灣的通膨好棒棒?你用自己私人的錢把那四千億的坑填平了,我就附和你說通膨好棒棒。如果是拿人民的錢去填坑,政府哪來的臉說自己好棒棒。
2022/12/15 morning
與市場的預期一致,聯準會升息了3碼。
2022/11/03
聯準會這幾年為了避免利率調整對市場產生太大的衝擊,通常在利率會議前就會一直重複釋放出訊息來與市場溝通,所以真正的利率公布時,就不會對市場有太多的影響,雖然,昨晚的美股道瓊還是跌掉了五百點,但簡單認為這個跌勢的速度會減速,(然而減速的意思是還是會繼續趨勢向下)。
而台灣的央行呢?一直以來,楊總裁就被戲稱楊半碼,也就是不管別的國家怎麼升、降,楊總裁總是以半碼來因應,所以今年三月第一波的升息升了一碼時著實的嚇到了市場,因為楊半碼居然升了一碼了。楊總裁可愛的點就是:往往市場百分之99.99都知道他要升半碼,理論上,對於市場了然於心的結果你其實不用太多解釋,如柯文哲說的:不選總統才要對外說明,選是必然的事。同理,市場在開會前就已經知道結果了,楊總裁卻還不厭其煩的表演他是如何的在天人交戰之間,做出如此艱難的決定、、、、、、。簡單只想對楊總裁說:不是半碼,你才需要跟市場解釋為何不是半碼,升了半碼,那就是大家都早就知道的事情,你其實不必解釋這個決定有多艱難。
但必須要說的是:央行以台灣的 CPI 低於3%,所以通膨並不嚴重來增加不強勢升息的底氣,我不知道楊總裁是真的不懂還是故意裝不懂: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早已偏離現實,連央行自己內部都有理事這樣說(央行理事認「實際通膨壓力比2%數據更高」 同意升息四大理由曝光!)。另一個CPI 數據不值得參考的是今年因為選舉年,所以油價與電價都被政府壓住,按目前的賠錢速度估計,中油與台電今年大概要賠掉3500億到4000億,請問這些錢是央行要去補?是執政黨拿黨產去補?還是最後還是拿國家的錢(也就是人民的錢去補)?表面上,拿人民的錢去付人民自己的成本,聽起來沒有問題,但其實如果事情真是這樣,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的去扭曲市場的機制?然後再拿這個扭曲後的結果制定出一個政策?會刻意繞一圈顯然是為了把好處集中到某些特定的團體。
因為台美利差的擴大,台幣的貶勢勢不可擋,除了外資拼命賣股換美元離開外,很多人也積極的把台幣換成美元,既可享受到美元升值的好處,美元的存款利息甚至也是台幣的兩倍,那誰還不換?而當越來越多人換,就會更形成台幣的弱勢,進而觸發更多人去換美元。如果石油與天然氣的價格沒有跌,而台幣一路走到33甚至35,那中油與台電要賠的,恐怕是未來十年賺的錢都還不完的大洞,何況,萬一石油與天然氣漲價呢?
對了,有注意到這篇文章的時間的朋友,也許會好奇為何央行才公布,文章就寫好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會升多少了,先寫就對了。
2022/09/22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一直降不下來,甚至屢創四十年來新高,聯準會最終還是決定一次升息 0.75%。中央銀行在17:07分開獎了,決定調升半碼(0.125%),所以,楊總裁看來也是為政治服務的人。如果各位是那種對於今年便當、飲料,與生活用品都在漲不停有感的人,恭喜你了,因為台幣的必然貶值,輸入性通膨會更加嚴重,你在上半年的感受可以持續到下半年去了。
說的很酸?其實對於有房貸的朋友,可以大大的鬆一口氣了,每個月增加的利息支出只會多個幾百塊,少喝幾杯飲料就可以了,反正,現在的飲料貴的要命,少喝點也好。
2022/06/16
目前大家預測共識是美國聯準會將會在未來幾次利率決策會議進行升息,有可能每次是二到三碼(0.50%~0.75%),以會議的時間看,台灣央行在六月開會的時候,美國已經升了至少 1.00%,即便楊總裁說不會美國升多少,台灣就升多少,但美國都升 1.00%了,台灣能只升半碼 (0.125%)嗎?如果台灣只升半碼,那台幣顯而易見的是持續不停的貶值。匯率漲,對於進口是好事,因為台幣購買力上升。但匯率跌呢?對出口是好事,諸如台灣最倚靠的半導體來說,拿台積電舉例,2022-03的營收大概是一千七百二十億左右,也大概就是58億美金,當台幣跌一塊錢的狀況下,假設美元營收不變,那換算成台幣就平白的多出58億台幣,所以台幣跌對於科技業顯然是好事。但台幣跌之後,所有進口東西都變貴了,請問誰買單?只有科技新貴買單嗎?沒有,是所有的人都買單,很多傳產與服務業沒有得到好處,但必須承擔物價上漲的痛苦。
聯準會一年開八次,台灣央行只開四次,基本上台灣的步伐一定會遠慢於美國,如果楊總裁還打算半碼半碼慢慢來,基本上就是為保護或討好房市與科技業,也就是在進行劫貧濟富的行為。當然,事實上台灣這幾年採行的政策就一直都是劫貧濟富,你努力的念書與工作,忍受老闆與客戶的不合裡,然後年收百萬好像過得去。但這幾年,更多人是買房一次好幾間,每年一房加價一百萬在賣,所以你辛苦一整年的收入跟這些人一年就只做買賣房各一次的收入一樣,你就可以發現台灣劫貧濟富的現象有多荒謬,而且政府毫無作為。
毫無作為?政府不是一直在打房?打個比方:
一個人得了癌症,頭髮蒼蒼,臉色蒼白,體虛殘弱,這時候你送去醫院,醫生說這個沒問題,我找個美容師修修頭髮、剪剪指甲,在上個粉,整個人看起來就會好多了!
你會不會一頭問號?你期待的治療癌症也許是化療、標把藥物等等,在進行這些治療之後,癌症治好了,人自然而然因為恢復健康而容光煥發。但現在的作法卻是放著癌症不管,只想撲脂抹粉讓人以為容光煥發。台灣政府在做的是跟這個醫生是一樣的,政府對於房市的問題並不在意,只覺得只要一直推出一波、兩波,一直選舉前可以推出十幾二十波的「口號」,就可以拿到選票了,但這幾個波到底對房市健康有沒有影響?還是只是虛恍一招讓房市繼續奔馳?事實證明房市打了四波,房價還在繼續上漲。
繼續口號治療,癌症病人就死了~
且慢,萬一楊總裁跟政府不一樣,是個有良心為台灣的未來負點責任的人呢?那只能說:萬一你是有房貸的人,就要注意了~~有沒有忽然覺得楊總裁還是跟政府一樣無良好了?
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