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型規劃可從主、客觀兩點來說,最好的狀況是兩者都滿足。
主觀:車子你喜不喜歡!這樣說等於廢話,但是卻很重要。為什麼?因為喜歡的車你不一定買的起(像簡單喜歡 Lexus NX200T,但是也買不起啊!),但是勉強自己為了想要一台車而買了台不喜歡的車,這對於要陪伴你上山下海好幾年的夥伴來說,你很痛苦;車子也不會快樂~(怎麼知道車子快不快樂?)
客觀:買車的用途。用途很大部分的決定了我們要買的車型:小房車、大房車、掀背車、跨界休旅車、休旅車、商務車、貨車、跑車等等。
以簡單為例:一開始簡單想的是先買台便宜可以代步的小車,方便簡單移動和偶而外出流浪;將來成家後,再視需求換成大一點的車子。所以簡單原本鎖定的目標是如 Honda Fit 這類的小車(簡單在沖繩時曾經開過,感覺還不錯!『在藍天遇見碧海的地方 – 沖繩(Day 2)』),然而後來簡單稍微做了下功課,發現台灣現在的小車雖然小,可是價格一點都不小!並且考慮未來換車的時間點應該會在五年內,所以先買小車再換大車的規劃只好放棄,直接一次到位的買大車似乎會是更好的選擇,而且為了能夠放的下簡單的赤兔馬,以方便簡單外出旅遊,就鎖定以休旅車為目標。
另外舉兩個選車例子,如 Eric 兄買的是 Mazda 5,原因很簡單:他需要七人座以應付三代同堂出遊的需求,當時他的選擇目標就很清楚:Toyota Wish 或 Mazda 5。(現在的選擇多了很多,因為 Toyota Alphard 和 Honda Odyssey 都已經引入)
另一個例子是跟簡單一起去試乘的愛迪生,他本來也在考慮休旅車,不過聽說後來他改考慮美系的國產的掀背車,最近聽說他考慮改買韓系的轎車。然而簡單每次遇到他,還是一直跟他說直接買休旅車會比較好,畢竟他今年剛結婚,大型車的需求可能兩三年內就會發生,既然需求時間並不遠,那還是一次到位會比較好!但是愛迪生考慮到車價,目前還是躊躇不前!不過在牽車前,任何結果都還是可能的!
以上的例子是讓簡單與朋友在進行車型選擇時的考量,我們的需求不同,顧慮的點也不同,所以各位再進行車型考慮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現況,主客觀好好的考慮一下~